昆明天天向上营养快餐有限公司
2025-05-18 17:32:46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

分享到:
5月15日,天天向上集团食育劳动课的老师们相继走进昆明市棕树营小学,带孩子们学习云南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、天然色素在食品中的作用、彩色菠萝饭中的天然色素等相关知识。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1)

1、云南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



丰富的食材资源

云南地处高原,气候多样,拥有丰富的天然食材资源,为少数民族餐饮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。例如,傣族的竹筒饭、彝族的烤乳猪等,都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特色食材,展现出独特的风味。


深厚的文化内涵

云南少数民族的餐饮文化与当地的宗教、节庆、礼仪等紧密相连,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
例如,彝族的火把节、傣族的泼水节等,都有独特的饮食习俗和传统美食,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。


独特的烹饪方法

云南少数民族的烹饪方法多样,如烤、蒸、煮、炒等,保留了食材的天然营养和风味。例如,白族的“三道茶”通过独特的煮茶方法,将茶叶的香气和营养完美呈现。

2、天然色素在食品中的作用





天然色素的定义

天然色素是从自然界的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,如从紫甘蓝中提取的花青素。与合成色素相比,天然色素更安全、更环保,符合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。


天然色素的来源

植物是天然色素的主要来源,如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、菠萝中的菠萝色素。动物和微生物也能提供天然色素,如胭脂虫红、红曲红等,但相对较少。


天然色素的种类

天然色素按化学结构分为多酚类衍生物、异戊二烯衍生物等,颜色丰富多样。不同的天然色素具有不同的特性,如稳定性、溶解性等,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。


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中广泛应用天然色素,如傣族的五彩糯米饭,通过天然植物汁液染色,色彩鲜艳。
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2)

3、彩色菠萝饭中的天然色素





主要食材与天然色素

七彩菠萝饭的主要食材包括菠萝、米饭、胡萝卜、紫甘蓝等,这些食材富含天然色素。菠萝中的菠萝色素、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、紫甘蓝中的花青素等,为七彩菠萝饭提供了丰富的色彩。

色彩搭配与视觉效果

七彩菠萝饭通过不同食材的搭配,呈现出红、黄、紫、绿等多种颜色,色彩鲜艳,吸引眼球。这种丰富的色彩搭配不仅增加了菜肴的美观度,还能激发儿童的食欲,让他们更愿意尝试。

色彩与营养的关系

不同颜色的食材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,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,紫甘蓝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成分。七彩菠萝饭通过多种食材的组合,实现了营养的均衡搭配,为儿童提供了全面的营养。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3)


4、开始制作





经过萃取紫薯、胡萝卜、菠萝、火龙果、菠菜的汁水,将汁水倒入不同器皿的糯米中,将米饭蒸熟,五彩缤纷的米饭就做好啦,整间教室都是蔬果香,馋得孩子们直流口水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天天向上的老师们一边帮孩子们手部消毒,一边准备食材,忙的不亦乐乎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     孩子们将去除果肉的菠萝壳当器皿,将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装进菠萝碗里,放上喜欢吃的水果,这样菠萝饭就做好啦。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18)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19)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20)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21)

看孩子们一张张快乐且满足的笑脸、一次又一次爱的分享,自己动手制作的才更有意义








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22)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23)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24)

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动手制作美食的机会,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感官。让他们在快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!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,走进劳动的现场,在劳动中展示风采、享受快乐、学会感恩、收获成长。


【膳学堂】邂逅傣族风味——从学做菠萝饭开始 膳学堂走进棕树营小学(图25)


五育并举,劳动赋能。通过劳动技能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、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,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,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情操,树立了“劳动最光荣”的观念。天天向上膳学堂旨在让同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能够通过第三课堂学会发现感悟身边平凡的人和事、学会生活、享受生活。



上一篇:美味奇遇记——小小汉堡大师养成记
下一篇:没有了